11.21.2010

[Movie] Trainspotting

本片是Danny Boyle打響名號的成名作。 我想Danny Boyle大家不陌生,2008年的Slumdog Millionaire就是他的作品,目前備受期待的127 hours也是他的作品,他也靠著Slumdog Millionaire得到Oscar的最佳影片。 而猜火車此片的時代意義就更強了,他算是第一次讓世人認識到Danny Boyle的本事,片中對於嗑藥的表現方式能夠說是相當超現實且富趣味性,算是相當有意思的作品。

片子的敘事模式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創新,故事就是在講幾位蘇格蘭青年荒誕的行為與人生,片中有大量的嗑藥、吸毒的影像,並沒有太明喻出社會價值觀在他們作為上所引導出來的反應,反而主要是由主角Renton的自我辯證來呈現本片隱含的主旨,一種價值觀的抗爭,自由、放縱、性靈上的抒解和社會道德、規矩上的約束。 片子開始就是一連串的主角旁白,講的就是制式化的生活規範,而這裡要導引進的是他尚在追求心靈自由的吸毒時光,所以提出的是一連串的批判;對比而至的是,片子最後,Renton選擇幹下人生最後一筆壞勾當,然後"改過自新",重新去過所謂被世俗所界定出的"良好生活",這邊輔以的是跟片頭一樣的旁白內容,但是少了那種批判的形容詞字眼,所以到底是洗滌了因為吸毒而腐壞的心靈;還是進入了另外一種破敗?筆者認為是帶有一點戲謔的成份存在。 片中為了帶出那種吸毒後所產生的愉悅和極樂,用了許多超現實的表現手法,相當富有趣味性,讓有些黯鬱的影片主題多了很多亮點;並且在角色定位上設定即為明確,套上活潑的口白與角色互動,使得整部片看下來是很詼諧的,而非著重在黑暗面的描寫。 但有趣的是,雖然如此,本片卻導引出了,到底,脫離了壞玩具、壞朋友、壞生活習慣......等等,我們得到的又是怎樣的"好東西"? 那些好的方式,再回頭看片頭的旁白所下的輔註,真是矛盾極了。 這樣的價值觀衝突,以及成功的氣氛營造,和時不時的利用一些趣味橋段搞笑,算是一部成功寓意於內的商業片。
(ps.片中都是蘇格蘭口音。)

11.15.2010

[Movie] 3 Idiots

\
時間雖然晚了,但是既然看完了,就分享一下心得。
這部片在台灣的網路上滿受推薦的,不過因為片長頗長(約2小時40分鐘),所以一直擱著沒看,這兩天休假,昨天把Downfall看完,之後就想把這部解決掉,結果本片讓我睡了三次,真是厲害。
本片講的議題不錯,富有教育意義,但是片子的節奏控制得不是很好,會有片段性的冷場,銜接感也不是很佳,變成有點段落的狀況劇跟段落的狀況劇予以連接的感覺,就一部電影長片的格局來說,應該可以有更細膩的處理方式才對。 所以產生了用歌舞劇來緩和這樣的劇情冷場? 結果也不是很理想,只是更加突兀。 該怎麼說呢,或許是因為劇情本質在講的是很寫實、很社會性的東西,卻用很夢幻很做作的劇情來闡述,就有一種在看曼哈頓情緣,它卻在跟你說社會教育體制需要改革這個議題,很跳tone哩。 不過歌舞部分很精彩、歌也很好聽;劇情上,各個片段的安排也很有故事,甚而有不少感人的點,但是還是有些太做作或太突然,比如說Farhan那段說服他爸支持他當photographer的片段我就覺得演得恰到好處,也很感人;但是在Pia跟他老爸說他老哥死亡的真相那段,就跳得太突然,這段可以說在前面的劇情沒有作明顯鋪陳,也沒有留伏筆的,就只是為了讓主角三人被趕出去後有個劇情反轉作緩衝,很是突兀。 或許這樣說,這是一部把各個片段拆解出來就都很不錯的影片,但是整個結合在一起,就變的有點矯作,用比較正面的角度解讀,就是它是一部描述方式很新穎的劇情片這樣。 這也是寶萊屋的優勢吧,沒有什麼僵化的格式,或許是筆者被Hollywood洗腦才會意見一堆也說不定,呵呵。 拍影集說不定也比較有戲XD。

至於,在主題意念上,是很有教育意義的,但是卻很理想化,也把所謂的學院教育醜化過度,我是不知道印度的學院是否真的這麼誇張(整部片事實上劇情都很誇張),總而言之,培養身為人的獨立思考與自由意志可謂本片的核心價值,是很優質的思考。 另外值得一提,本片拍了很多印度的自然美景,真的很壯闊美麗,會讓人很想親自去體驗一趟。 色彩調得很棒,片尾的藍天十分迷人,唯一比較調過頭的,可能就是Pia婚禮那段,屋外景太綠了,變得很不自然。 寶萊屋出品的我看得不夠多,所以風格上我也不能去做明確的批判,只能說我站在Hollywood商業片的角度來看本片,而有以上的思考和評判,供作參考,歡迎指教,謝謝。

11.13.2010

[Movie] 終曲


這兩天想找部電影來看,看了一會3 Idiots結果就睡著了,挺失望的。 之後找了想看很久的Downfall(Der Untergang),結果真是極品,一早看來睡意全消,精彩至極。

電影背景建立在,蘇聯在1941年底的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希特勒的閃擊戰術。1941年12月7日,珍珠港事件爆發,美國對日本宣戰,希特勒向美國宣戰。1942年底到1943年初,22個德國陸戰師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被全殲,同時,英國將領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戰役中也取得勝利。1944年6月,美英盟軍在諾曼第登陸,開闢了「歐洲第二戰場」。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人民的共同打擊下,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國,面臨覆滅的命運。同盟國軍隊很快在各個戰場轉入全面反攻,德軍則節節敗退。

電影部分故事算是從1945年3月20日開始,Hitler的56歲生日,當時紅軍已經攻進柏林,而德軍的軍隊已是節節潰敗,故事主軸當然就是Hitler,然後串以一位秘書角色來作副線。 片中的支線算是有很多條,讓觀者可以從很多面向來欣賞本片。 2006年的片子,可以看出當時的一些特效還不是非常完美,許多的爆炸場景可以讓我很輕鬆的看出是後製去作的,呵呵。 故事的整體走順序法,所以也沒甚麼好臆測的,就是從苦戰到戰敗到戰爭結束。 整部片呈現了柏林在戰爭中所遭受到的破壞與悽慘,筆者在看的過程中,屢屢為這樣的德國傷感,甚至是對Hitler這樣的角色感到同情,本片中的Hitler被扮演得有血有肉,而非許多電影直接將其描寫為狂人或瘋子,失去了為人的本質,這樣的Hitler意外的充滿魅力。 整個納粹的故事就不多說了,這是歷史的成分,本片的安排上也幾乎遵照比較大眾化的歷史選擇,沒有什麼杜撰和臆測,幾乎就是史實的呈現,但是或許在角色的情感詮釋上就會比較有導演的想法和安排吧,至少本片中的角色都演得恰如其份,時代氛圍有表達出來。 以下從觀察到的幾個路線安排上來看本片。

秘書--
算是主角之一,因為是由這個角色來串頭尾,本片出現的都是歷史人物,而唯一以真相示人的也就他們兩位貼身秘書而已,分別放在頭尾來為影片作一個起頭跟結尾。 主要還是以一個非政治性質的角度來看整個帝國興亡的角色設定,從無知的進入,到對整個國家的同情,最後對一切感到恐懼與無法承受,以及片尾,知悉了整個納粹德國的作為後,而徹底的醒悟。 這個角色在片中沒去描述太多的情緒,比較像是一個旁觀者靜心觀察一切。 這個角色也有點形塑出平民百姓被Hitler的個人魅力所吸引的景況,當中一段他被要求送黎柏林時,卻不自主的想要留下來就是這樣的安排。

軍官--
這個層次就很複雜了,有許多忠誠、也有許多背棄,不過整個都是很弱就是了,反正在Hitler面前沒人敢說真話,個個都是裝聾賣傻,甚至在戰爭中,這群軍官有得就是飲酒作樂,甚而就是狙殺平民,加以無患之罪,予以處決,亂世之中,好不令人唏噓。不過當中有一位醫官扮演腦袋最清楚的角色,從他的眼中可以看到許多德軍在敗仗中的破落與悲淒。

戈培爾--
自始自終的忠誠,他的老婆跟幾個小孩的定位比較有料可以講。 他的小孩子們在片中扮演著與現實脫離的角色,也源自於他們權貴階級的身分下,他們的小孩自然也是尊貴不已。 這群小孩在地下碉堡裡的戲份可謂極其的突兀,但這也是導演想表達的吧,突兀,戰爭中,階級的突兀。 最後由母親一個一個用氫化鉀結束他們的性命,更是十分諷刺的作為。 真是一群自以為是的大人們啊。

小男孩--
從一開始年幼無知的忠誠與英勇善戰,到面對戰爭的殘酷真相,最後失去家人,離開柏林。 本片沒特別講到一般軍人的心境變化,卻由這個小男孩的心境變化來作一種層次上的隱含。

Hitler--
剛愎自用的標準呈現,不過也是忠誠得面對自己的身份。 這個角色被詮釋的十分成功,憤怒、無奈、人類的情緒、感知,都被誠實的展演出來。 最近幾年他的死亡情形與身世逐漸的被還原,這個角色的神秘性也不若以往。 不過在片中的呈現來說,筆者覺得是相當有魅力的。

影片的色彩調得很好,整個造景實屬一流,真的如同到了戰場一般,片中不斷出現的斷垣殘壁,警惕世人戰爭的可怖。 柏林,作為一個破壞世界和平的源頭,到了最後也成為了最為破敗的一頁。 戰爭者帶來了無數的破壞與絕望,最後這股絕望也回流到了戰爭的源頭,整部片著實傳達了許多悲淒與無奈。 犧牲了7200萬人的醒世悲劇,德國人用這部片面對了歷史,也徹底的要清洗這塊過去的污痕,作出反省,讓歷史不再重演。

11.06.2010

[Movie] The Social Network


許久不見的一篇,發現,看完電影就要馬上寫,這樣才有動力,才會對內容有印象。
這部電影我期待很久了,美國早在1 October就上了,我就這樣等了一個多月,今天上映理所當然就衝了,雖然今天得到意外的surprise,加班跟趕企劃書。 不過還是阻擋不了我衝晚場的電影。

故事寫手是21的Ben Mezrich ,書我沒看過,但是本片的節奏掌握得真好,David Fincher不愧為會講故事的導演,將2個小時的電影講的好像不到1小時,一轉眼就把故事說完了。 故事的時間軸本身也很短,主要是集中在第一次訴訟(還是第二次?)的過程,並且穿插Mark Zuckerberg與Eduardo創辦Facebook的故事、以及另一場訴訟的過程,Jesse Eisenberg把Mark Zuckerberg演得很成功,把那種徹底自我中心的怪胎演得活靈活現。 片尾,律師助理(?)送給Mark的那句說的也很好,u r not an asshole,Mark. u just trying so hard to be. 整部片的節奏真的很棒,一大堆對白,卻不會把觀眾搞得很煩,反而很投入的觀察Mark如何跟他周邊的人互動,他的友誼狀況等等。 故事結尾的讓我有些意外,就這樣霎然而止,然後不自覺得兩個小時過去,經歷了才不久前的歷史故事,一個目前全世界最年輕億萬富翁的故事。 真實、坦然、赤裸裸的將商場現實與友情糾葛的過程呈現出來,十分有味道。 一段Facebook創辦的故事,一個超過五億人登錄的網路奇蹟,真實的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一段故事(雖然主要來自於Eduardo的口述)。 或許我對外國文化比較沒有隔閡,所以對本片接受度很高。 本片在美國剛上時是一片好評,目前也是被評為強勢問鼎奧斯卡的劇情片,在實際看完本片後,nominate是沒問題,但是要拿獎我就有點保留了,這片沒講到什麼價值觀衝突的,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天才的作為而已,應該不太會對到影藝學院那群評審的口味。 最後來說說,影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鏡頭,那段划船兄弟比賽的片段,那個深焦真是讓我驚豔啊,看的我都快昏過去,真是太美太讚的畫面了,那顆鏡頭不知道長怎樣,本片應該是膠卷拍的吧? 剛查了一下,是Red One Camera,是Digital Camera,那個成像,真是醉人啊。